第三届智慧交通与城市工程国际学术会议 (STCE 2023)
2023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mart Transportation and City Engineering
2023年12月1-3日 中国·重庆
STCE 2022已见刊并完成EI核心、Scopus等多个数据库收录~
![]() | ![]() |
重要信息 |
大会官网:www.stce.info 大会时间:2023年12月1-3日 最终轮截稿时间:2023年10月17日0时 地点:中国重庆 提交检索:EI Compendex、Scopus |
会议延期通知 |
经会议组委会讨论决定,原定于2023年10月20-22日在重庆举办的“第三届智慧交通与城市工程国际学术会议(STCE 2023)”将延期至12月1-3日,并作为分论坛形式与“2023年交通基础设施安全与韧性国际学术交流会暨两江桥梁科技论坛”同步举办,会议地点不变。会议征稿将于10月17日0时截止,投稿的文章将在投稿截止后进入出版流程,会议延期不影响论文出版。请各与会人员调整行程安排,会议详细议程将在会前1-2周公布,届时将在会议网站更新并作邮件通知,敬请关注! |
【STCE 2022已通过 SPIE -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Optical Engineering (ISSN: 0277-786X) 单独出版审核,见刊检索稳定】
大会简介
2023年交通基础设施安全与韧性国际学术交流会暨两江桥梁科技论坛将于2023年12月1-3日在重庆举办。第三届智慧交通与城市工程国际学术会议 (STCE 2023)将作为会议分论坛加入。自2021年以来,智慧交通与城市工程国际学术会议连续成功举办两届,会议文章均已出版并完成EI检索。会议出版检索稳定。会议旨在为从事交通运输、交通基建、安全运维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工程技术人员、研发人员提供一个共享科研成果和前沿技术,了解学术发展趋势,拓宽研究思路,加强学术研究和探讨的平台,促进学术成果产业化。大会诚邀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专家、学者,企业界人士及其他相关人员参会交流。
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
桥梁工程安全与韧性全国重点实验室
承办单位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北京工业大学城建学部、山区桥梁及隧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山区道路工程与防灾减灾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AEIC学术交流中心
协办单位
湖南大学、北京工业大学、重庆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南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天津大学、吉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上海海事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南京理工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上海理工大学、重庆科技学院
组委会
大会主席
刘 伟,研究员/董事长,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
陈仁朋,教授/副校长,湖南大学,中国
陈树君,教授/副校长,北京工业大学,中国
周建庭,教授/副校长,重庆交通大学,中国
杨国峰,教高/总经理,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
学术委员会
学术委员会主席
欧进萍,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
陈政清,院士,湖南大学,中国
杜修力,院士,北京工业大学,中国
学术委员会副主席
刘加平,院士,东南大学,中国
张喜刚,院士,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中国
岳清瑞,院士,北京科技大学/深圳市城市公共安全技术研究院,中国
高宗余,院士,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
徐 建,院士,中国机械工业集团公司,中国
郝 洪,澳大利亚工程院院士,广州大学/澳大利亚科廷大学,中国/澳大利亚
学术委员会委员
唐光武,首席专家/研究员,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
周建庭,副校长/教授,重庆交通大学,中国
王 君杰,教授,同济大学,中国
王福敏,研究员,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
李永乐,桥梁工程系主任/教授,西南交通大学,中国
杨庆山,土木学院院长/教授, 重庆大学,中国
陶夏新,教授,中国地 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中国
潘 鹏,教授,清华大学,中国
李小军,特聘教授,北京工业大学,中国
邓 露,教授/院长,湖南大学,中国
何兆益,教授/院长,重庆交通大学,中国
邓卫东,研究员/院长,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创研院,中国
唐胜传,研究员/副院长,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创研院,中国
耿 波,研究员/副院长,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桥梁院,中国
华旭刚,教授/副院长,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中国
韩 强,教授/副院长,北京工业大学城建学部,中国
张 超,教授/副院长,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中国
陈 斌,研究员/副院长,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桥梁院,中国
黄福伟,研究员/总经理,招商局重庆公路工程检测中心有限公司,中国
朱洪洲,教授,重庆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中国
姚国文,教授/副院长,重庆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中国
郭增伟,教授/副院长,重庆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中国
G.Sunitha,教授,Sree Vidyanikethan工程学院,印度
Altan Onat,助理教授,埃斯基谢希尔技术大学运输科学研究所,土耳其
Amir Mohajeri,助理研究员,罗斯曼卫生科学大学,伊 朗
Nur Khairiel Anuar,博士,马来西亚北方大学后勤和运输部,马来西亚
N.Pombo,助理教授,贝拉英特拉大学计算机科学系,葡萄牙
M.A.Jabbar,教授,瓦德哈曼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和工程系,印度
Young-Jin Cha, 副教授,曼尼托巴大学土木工程系,加拿大
组织委员会主席
耿 波,研究员/副院长,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桥梁院,中国
唐光武,首席专家/研究员,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
华旭刚,教授/副院长,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中国
韩 强,教授/副院长,北京工业大学城建学部,中国
徐向阳,教授/处长,重庆交通大学科技处,中国
组织委员会委员
刘海明,研究员,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
贾学明,研究员,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
谭 玲,高级工程师,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
谭桂荣,高级经济师,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
封周权,副教授,湖南大学,中国
黄智文,副教授,湖南大学,中国
宋彦臣,助理研究员,北京工业大学,中国
董慧慧,助理研究员,北京工业大学,中国
辛景舟,副教授,重庆交通大学,中国
张中亚,副教授,重庆交通大学,中国
刘爱莲,总工程师,中建三局桥梁事业部,中国
董传州,技术中心主任,中建三局桥梁事业部,中国
出版主席
Miroslava Mikusova, 研究员, 齐利纳大学,斯洛伐克
冯振刚,副教授,长安大学,中国
特邀报告嘉宾(持续更新)
Prof. /Dr.Law Teik Hua(刘德华教授/博士)
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
刘德华博士为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土木工程系教授,道路安全研究中心负责人,同时为中 国河南省河南理工大学兼职教授。刘博士于伦敦帝国学院的交通研究中心获得道路安全博士学 位。有22年的道路安全研究经验,擅长道路碰撞和道路使用者的行为分析,曾参与由国际残联、 瑞典沃尔沃公司、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汽联基金会的多个国际研究项目。在多个顶级交通期刊 如Accident Analysis and Prevention, Transport Geography,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A,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D,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F, Transport Policy, Journal of Safety Research 等发表了55篇论文。曾受邀至国内外众多会议上发表演讲。
王江锋教授,交通工程系系主任
北京交通大学
王江锋教授,北京交通大学交通工程系系主任,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科技部2项等4项国家项目,承担交通运输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等20多项项目,科研经费520多万元。获教育部科技进步奖等省部级奖3项,以第一/通讯作者身份发表SCI/EI论文60余篇,以第一发明人身份授权发明专利6项。编写教材5部,参与编写国家标准和交通运输行业标准。
冯振刚副教授
长安大学
冯振刚,男,工学博士,博士后经历,湖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现为长安大学公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道路结构与材料交通运输行业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主要从事道路建筑材料及交叉学科的科研和教学工作,主持参与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交通部应用基础研究项目、博士后科学基金、陕西省科协青年人才托举项目等项目多项。在国内外刊物发表学术论文54篇,其中SCI、EI收录30篇,获授权专利11项,参编交通运输行业标准1项,参编专著3部,获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中国钢结构协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中国公路建设行业协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
征稿主题
1、交通工程(交通运输系统、交通智能化技术、基础设施建设与管养、智能汽车、交通网络建模、车辆控制系统、仿真和优化的创新概念、港口/水路/内陆航运和船舶交通管理)
2、智慧/数字城市(城市网格化管理、智能应急管理、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技术、空间信息技术、智慧城市的信息通信技术(ICT)、智慧城市的物联网、云计算与物联网、移动计算、无线通信、5G、智慧城市数字商品和服务、电子服务交付、网络营销与智慧经济、虚拟组织和远程工作)
3、物流运输(智慧物流、供应链网络、运输规划和系统优化、物流节点设计)
4、智能电网(智能传感器、计量基础设施、智能电网对分布式能源的应用、智能电网互操作性和标准、智能微电网技术、电网网络安全系统、需求响应管理(DRM)、节能智能电网系统)
5、生态城市、智慧水利(智慧水利信息化、大数据信息、遥感监测、智慧灌溉技术)
6、韧性城乡防灾减灾(城市基础设施抗震韧性评价与韧性提升、地震可恢复功能结构新体系及设计、村镇建筑抗震及加固新技术、基础设施抗震韧性方法与技术)
7、智能建造与智能检测(智能建筑、智能设计、智能施工、信息处理技术、判断决策和故障测量)
8、新材料与新结构(复合新材料、超导材料、能源材料、纳米材料、钢结构、建筑结构)
9、交通基础设施及其相关研究(“四新”技术、地震动力效应与减震控制、风致振动与性能调控、冲击动力行为与高效防护、智能检测监测与智慧诊断、长期性能保障技术与装备、防灾减灾与应急处置)
)
其他相关主题:请点击
论文出版
(一)EI会议论文征稿
本会议的投稿经过2-3位组委会专家严格审核之后,最终所录用的论文将会提交至SPIE(ISSN: 0277-786X) 出版,并提交至 EI Compendex、Scopus检索。该出版社见刊检索稳定
投稿须知:
◆论文应具有学术或实用价值,且从未在国内外任何期刊或会议发表过。由文章重复率引起的出版社拒搞,作者需自行承担责任。
◆会议仅接受全英稿件且需按论文模板要求排版。如需翻译服务,请联系会议秘书老师。
◆投稿请填写推荐码【W8069】
最终轮截稿时间:2023年10月17日0时
9月22日前投稿并完成付款,文章可参评优秀论文奖项,获得投稿鼓励金以及证书
(二)SCI期刊论文征稿
◆Computers & Electrical Engineering(ISSN:0045-7906,IF=3.818,CAS Q3)
◆Buildings(ISSN:2075-5309,IF:3.324,CAS Q3)
◆会议采用在线方式进行投稿,全程由艾思科蓝进行技术支持:SCI期刊论文投稿入口
(三)【知网/谷歌学术收录】《土木工程和城市规划杂志》正在征稿!(英文普刊)
征稿方向:土木工程、交通工程、建筑与城市规划
录用时间:审稿完成后一周内
见刊时间:线上见刊(3-4周左右)
主要检索:CNKI(知网)、Google Scholar(谷歌学术)
期刊详情:https://www.ais.cn/journal/676
(投稿跟进人可选择温老师,添加微信:17620001794。了解投稿文章进度。)
会议日程
日期 | 时间 | 内容 |
2023年12月1日(星期五) | 13:00-17:00 | 报名注册 |
2023年12月2日(星期六) | 09:00-12:00 | 主题报告 |
12:00-14:00 | 午餐时间 | |
14:00-17:30 | 口头报告/海报展示 | |
18:00-19:30 | 晚餐 | |
2023年12月3日(星期日) | 09:00-18:00 | 学术考察活动 |
*会议议程将在会前1-2周更新,将以实际情况为准。
参会方式
1、作者参会:一篇录用文章可有一名作者免费参会
2、口头演讲:申请口头报告,时间为15分钟
3、海报展示:申请海报展示,A1尺寸,彩色打印
4、听众参会:不投稿仅参会,也可申请演讲及展示
◆会议采用在线方式进行报名,全程由艾思科蓝进行技术支持:报名参会入口
注册费用
类别 | 注册费(人民币) |
投稿(4-6页) | 3400元/篇 |
超页费(第7页起算) | 300元/页 |
仅参会不投稿 | 1200元/人 |
仅参会不投稿(团队) | 1000元/人,团队参会3人以上 |
加购论文集 | 500元/本 |
具体投稿信息以官网为准
备注:
①每篇文章注册费含一个免费参会名额,作者参加会议无需额外缴费,其他作者或陪同人员可注册为听众 ;
②每篇文章注册费含一本纸质版会议论文集;
③多篇投稿可获优惠,详询会议秘书处;
④被录用且完成注册的论文,如因个人原因需申请撤稿,将扣除30%的手续费。
联系我们
大会官网:www.stce.info
咨询邮箱:contact@stce.info
会议秘书
吴老师 微信/联系电话:18122455684 QQ:3329712416 ◆投稿请填写推荐码【W8069】 |
会议秘书处